您现在位置:国学文化网 >> 产经 >> 文旅 >> 浏览文章

邓州糊辣汤又糊又辣从三国传来异香扑鼻

不详 张翱麟 0 2025/1/27 11:14:07

‌豫西南一带,小吃颇多,如方城烩面,如新野臊子面,如桐柏凉皮;然倘要寻找一种真正成得了气候且又雅俗共赏、味美价廉的特色名吃来,数来数去,则恐怕非邓州糊辣汤莫属了。

邓州糊辣汤又糊又辣从三国传来异香扑鼻
网络配图

‌豫西南一带,小吃颇多,如方城烩面,如新野臊子面,如桐柏凉皮;然倘要寻找一种真正成得了气候且又雅俗共赏、味美价廉的特色名吃来,数来数去,则恐怕非邓州糊辣汤莫属了。

邓州糊辣汤历史悠久。传说,三国时期,曹操率军与袁绍对峙于官渡,曹军粮草告急。曹军粮官万般无奈之中,只好命令伙夫们搜集红薯叶、红薯干,又将马肉切成丝状,一同烩于锅中,再拌以炒熟的红薯面糊,放盐并杂以大葱、辣椒、胡椒等菜蔬作料,为兵士夜间充饥之用。不意其味竟异常鲜美,且食后耐饥顶饿。曹操偶然品尝到了这种又糊又辣的汤食,大加赞赏,遂亲将其命名为“糊辣汤”。

另一种说法是,胡辣汤的起源与东汉时期的医圣张仲景有关。张仲景的堂弟张生因胃病食欲不振,张仲景告诉他早餐喝点健食汤,加入羊肉、黄芪、葱、姜、胡椒粉等材料,长期食用可以治疗胃病。张生按照这个方子吃了3个月后胃病痊愈,并将这个烧汤的手艺传给了儿子张祥。

当时,曹操大军围攻穰县(今邓州市)时,为了节约粮食,只允许士兵们一日两餐。一天晚上,看到饥肠辘辘的士兵们,张祥急中生智,心想喝汤不算一餐,于是烧了上述健食汤,汤中加的是士兵们猎到的野兔肉,没有黄芪就改为芝麻叶。曹操听闻士兵们喝了一种汤后精神百倍,便来夜访询问。张祥说是“胡拉汤”,指随便烧的汤,表示没有浪费军粮。后来“胡拉汤”传为“胡辣汤”,广受当地百姓喜爱。

据说,军粮官张保胜,祖籍邓州。战后,张保胜解甲归田,将糊辣汤制法带回邓州。张的子孙们遂以经营这种汤食为业,生意竟颇为兴隆;同时,他们又在实践中加以演化改进,如以面筋取代薯干,以木耳取代薯叶,以羊肉取代马肉,并杂以更多作料,使其色香味更加俱备,其声名更加远扬,最终成为一方名吃。张保胜因此被尊为这一行业的“祖师爷”。在邓州不少经营糊辣汤的老户家中,还供奉着他的画像。

邓州糊辣汤配料以鲜肥羊肉、面筋、面糊为主,杂以大葱、生姜、花椒、胡椒、辣椒、茴香、黄花菜(金针菜)等20余种菜蔬作料。其色褐,其味鲜。食前加几滴小磨香油、陈醋,则更是异香扑鼻。制作糊辣汤的关键环节,是“臊子”内各种作料比例要掌握得恰到火候。有些祖辈以经营糊辣汤为业的人家,家内多有祖传配方,上面记载着各种作料以及面筋、羊肉、食盐及水的配兑比例。

邓州胡辣汤的主要配料包括鲜羊肉、面筋、粉芡等,汤色褐,味道鲜美。食用前加入小磨油和香醋,香味扑鼻。经过多次改良,邓州胡辣汤逐渐成为一种地方名吃,深受当地人喜爱。‌邓州糊辣汤以鲜肥羊肉、面糊、面筋为主料,以胡椒、盐、味精为配料制作而成的菜品。

而今,邓州经营糊辣汤的,小户近千家,大户也有数十家,而其中最负盛名的,当数“拐子(张某胜)糊辣汤”和“韩家糊辣汤”了。这两家均为百年老店,在色香味的调制方面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极受市民欢迎。其实,邓州糊辣汤之所以受到欢迎,除了其味道鲜美、香辣暖胃之外,更是由于经营者抱定了“薄利多销,多销多赚”的宗旨。

邓州糊辣汤声名远扬,每有外地客人来邓州,总要一尝为快。精明的邓州人在巩固本市市场的同时,放眼世界,游走八方,不但在北京、郑州、武汉、广州等数十个大中城市开设了邓州糊辣汤分店,甚至把邓州糊辣汤传播到东南亚一带。

冬日的早晨,来一碗热腾腾的胡辣汤,瞬间驱散寒冷,温暖整个身心。胡辣汤是南阳邓州的特色美食,以其麻辣鲜香、回味无穷而闻名。胡辣汤的汤底由羊骨高汤和鲜羊肉汤精心熬制而成,加入羊肉、黄芪、葱、姜、胡椒粉、八角、花椒等30多种调料,再佐以手工面筋、黑木耳、黄花菜等配菜,最后滴上小磨香油,一碗香气四溢的胡辣汤就完成了,堪称人间美味。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国国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国学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国学网)”的作品,由中国国学网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国学文化网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2号院甲1号楼522房间

167 5555 6698

京ICP备2024092598号-1号

zggxw@163.com

郑重声明:中国国学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2号院甲1号楼522房间

Copyright @ 2024 中国国学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4092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