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未知 0 2024/11/6 8:28:45
在洛阳华夏金石文化博物馆,钱夏玉在拓印完成的金石拓片上补绘牡丹画(9月11日摄)。
金石博古画,是用墨把石刻和古器物上的文字及花纹清晰地拓在纸上,拓片制作完成后,在拓片上补绘花卉、山水书法等,集金石气息和笔墨韵味于一体。
“90 后”青年钱夏玉是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金石博古画的第四代传承人。对于这项技艺,她有着自己的理解,“金石博古画就像现在的‘PS’技术一样,将拓片与绘画和书法合成在一起,充满想象力与创造力。”钱夏玉介绍道,这样的创作形式不但丰富了拓片的表现内容,更提升了拓片的艺术价值,让传统拓片焕发新的生命力。
钱夏玉在洛阳龙门画院内扑墨(9月11日摄)。
“作为青年传承人,我希望把更多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在守正的同时,积极创新。”钱夏玉说。目前,钱夏玉和她的老师也在积极探索,将金石博古画的技法运用在古风团扇、古韵灯饰、书法拓片屏风等多种文创产品上,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项技艺。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国国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国学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国学网)”的作品,由中国国学网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08-18
08-17
08-06
08-01
08-01
07-27
07-22
07-22
07-08
06-26
郑重声明:中国国学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2号院甲1号楼522房间
Copyright @ 2024 中国国学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