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国学文化网 >> 产经 >> 非遗 >> 浏览文章

春晚展现非遗的当代生命力

人民网 未知 0 2025/1/30 10:49:25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总台蛇年春晚紧扣时代主题,将非遗元素运用到服装、舞美、节目创作等诸多环节,让非遗在春晚舞台上“火起来”,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春晚展现非遗的当代生命力
李子柒身穿渐变的黄、青色“战袍”亮相。

作为“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届春晚,总台蛇年春晚紧扣时代主题,将非遗元素运用到服装、舞美、节目创作等诸多环节,让非遗在春晚舞台上“火起来”,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总台蛇年春晚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诸多非遗元素与文化展演结合,展示出中华文化的东方美学与大国气韵。2024年“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中国传统建筑创演秀《栋梁》利用扩展现实(XR)、裸眼3D等视觉技术,突破空间限制,创新性展示出天坛祈年殿、北京中轴线以及榫卯、斗拱等中国建筑的结构之美。小品《借伞》献礼蛇年,节目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白蛇传传说”作为贯穿剧情的线索,将西湖绸伞作为推动情节的道具,同时又将京剧、粤剧、川剧、越剧等融入剧情中,结合丝绸的婉约柔美与竹骨的绰约风姿,充满艺术创造的独特韵味。

  歌舞《潮起舞英歌》中,充满力量的舞蹈、欢快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让人感受到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潮阳英歌”的魅力。多位“英歌少年”的精彩表演,让人看到了非遗的传承与创新。

  众多非遗元素齐聚春晚,激发大众的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隆尧招子鼓”在《过年好》节目中亮相,表演者每一次有律动地击打鼓面,都让人感受到非遗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声声鼓点振奋观众的情感、提振民族的精神。网络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建军等登上舞台,展现非遗的传承与当代生命力,鼓舞人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等融入视觉系统,让屏幕前的观众一同感受中式色彩和传统美学的雅致韵味。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四川皮影戏”“潍坊风筝”等融入表演,将民众的日常休闲生活进行提炼展示,不仅丰富了节目的历史底蕴,更让观众在轻松喜庆的氛围下获得传统文化的浸润。重庆的铜梁龙舞、梁平木版年画,武汉的汉绣、楚剧,西藏的藏族金属锻造技艺、藏香制作技艺以及无锡的泥塑、苏绣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令人目不暇接,心向往之。

  今年春晚既延续了一贯的祥和喜庆味道,又在文化传承与文化展示上更加浓墨重彩。在春节走向世界的背景下,如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活时代精神、促进平等交流、走向和合共生,春晚是一次生动的艺术实践。

  (作者分别为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博士研究生)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国国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国学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国学网)”的作品,由中国国学网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国学文化网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2号院甲1号楼522房间

167 5555 6698

京ICP备2024092598号-1号

zggxw@163.com

郑重声明:中国国学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2号院甲1号楼522房间

Copyright @ 2024 中国国学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4092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