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未知 0 2025/5/2 19:38:46
游客在“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中欣赏《大观园图》。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春末夏初,气温渐升,紫禁城里生意盎然。在午门,游客拾级而上。展厅里,“乐林泉——中外园林文化展”人头攒动。从古代中国的《大观园图》《修禊图卷》,到西方画家莫奈的《睡莲》《睡莲池》……一幅汇聚中外园林艺术之美的诗意画卷徐徐展开。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一道桥梁。今年“五一”假期,“博物馆热”延续,全国多家博物馆、美术馆为游客准备了丰富多元的展览和妙趣横生的活动,让更多人能够在假期感受历史与文化的魅力。
“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现场。人民网记者 韦衍行摄
在紫禁城里,不仅能体会到中外园林艺术之美,更有“神奇动物”等着游客去发现。新近在文华殿开幕的“万物和生——故宫博物院藏动物题材绘画特展”中,禽之翱翔、兽之奔走、鱼之悠游、虫之鸣唱跃然纸上,彰显出自然之道。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馆员鲁颖表示,本次展览是故宫博物院首次集中展示动物题材绘画领域的丰富收藏。画家们借描绘动物来抒发情感、表达心境、体现民族特性、象征时代精神,这些经典的动物题材绘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药香囊、藏医曼唐、百年陈皮……走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生生之道——中医药非遗主题展”的展厅里传出阵阵药香。此次展览从非遗的视角出发,演绎中医药的根与魂、道与法、术与技,铺展出一幅中医药融入生活、焕发勃勃生机的烟火长卷。
如今,游客不仅能在博物馆纵览历史长河,还能“探索宇宙”。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九天揽月——中国探月工程20年”展览中,石头做的国旗、月球的挖土工具、月球正反面的月壤等上百件珍贵实物与图文史料首度集体亮相,系统展示了中国探月工程所走过的月球探测之路。
发挥好博物馆这所大学校的作用,是文化惠民的初心体现,也是文化育人的使命所在。“五一”假期,许多博物馆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广大游客走近历史、感受文化。
南宁博物馆以“匠心传承·劳动筑梦”为主线,精心策划七大主题活动,活动涵盖职业体验、非遗手作、沉浸式导赏、线上寻宝等;北京大运河博物馆推出通州八景木艺窗花制作活动,游客可以深入体验传统木艺,亲手制作蕴含通州文化的精美窗花;成都博物馆“百技千工 匠心传承”手工坊开放古蜀民居、织机帆布包、经穴漆人帆布包、蜀锦书签等手工体验,将历史教育融入趣味互动。此外,陕西历史博物馆、湖南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等多家文博场所均在假期延时开放,以更好满足公众假期的参观需求。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折射出深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期待各地博物馆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提供更丰厚滋养。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国国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国学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国学网)”的作品,由中国国学网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05-02
04-30
04-30
04-27
04-27
04-25
04-24
04-24
04-24
04-24
郑重声明:中国国学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4 中国国学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