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未知 0 2025/5/10 19:44:04
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都江堰基地的大熊猫憨态可掬。陈先林摄(影像中国)
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认为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四川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迎来客流高峰。大熊猫或悠闲啃食竹子,或互相打闹嬉戏,引得游客纷纷拍照。被大熊猫“萌到”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产生好奇:大熊猫究竟是熊还是猫?
大熊猫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中国,分布范围广。虽然古籍里没有大熊猫这个名字,对疑似大熊猫的物种记载却不少。不过,古籍中的文字记载大多基于经传的描述或注疏,而不是以实际观察和科学分类为根据。
大熊猫的科学命名要从法国博物学家阿尔芒·戴维讲起。1869年,戴维在四川宝兴发现大熊猫这一物种,他根据大熊猫的形态,认为这是一种珍稀的熊类,将大熊猫学名定为“Ursus melanoleucus”,拉丁文意思是“黑白相间的熊”。后来,有研究者将大熊猫学名改为“Ailuropoda melanoleuca”,拉丁文意思是“黑白相间的熊猫”。该学名一直沿用至今。
自1869年被科学发现,大熊猫在动物界中的分类就争议不断。虽然名字中有熊又有猫,但是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身体特征、食性等方面都与猫科动物相差甚远。比如大熊猫行动较迟缓,它们的尾巴较短,主要以竹子为食;而猫科动物善于攀援跳跃、奔跑速度快,为了在追踪猎物时维持身体平衡,尾巴普遍较长,主要食肉。所以,毋庸置疑,大熊猫不属于猫科动物。
关于大熊猫是否属于熊科,也有过争论。戴维等科学家认为大熊猫属于熊科,曾经也有科学家认为大熊猫属于浣熊科,因为在1825年,另一位法国动物学家发现并命名了小熊猫,小熊猫曾被认为属于浣熊科,在44年后大熊猫被发现并命名时,因大熊猫特有的伪拇指结构与小熊猫类似,一些专家由此认为大熊猫也应属于浣熊科。后来,小熊猫被独立为小熊猫科。
现在,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研究者将大熊猫在形态学、遗传学和生态学方面的特性与食肉类动物进行系统进化比对和聚类分析,发现大熊猫与熊科动物聚为一类,大熊猫应属于熊科成员。
(作者为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研究员,本报记者李凯旋采访整理)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国国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国学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国学网)”的作品,由中国国学网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05-10
05-09
05-09
05-09
05-07
05-07
05-05
05-05
05-02
04-30
郑重声明:中国国学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4 中国国学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