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未知 0 2024/12/8 14:38:21
图为套箱提取的海昏侯墓甲片堆积物。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记者12月7日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的甲片堆积物初步整理完成,文保人员提取甲片约6000片,经初步复原认为其为铁漆、铜漆、皮漆复合材质编缀的鱼鳞甲组成部分,其中最小甲片宽仅1厘米,厚0.2厘米左右。专家认为,上述复合形制的铠甲是汉代考古中首次发现,代表着汉代制甲工艺的最高水平。
图为海昏侯墓出土的甲片局部细节图。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海昏侯墓考古发掘领队杨军介绍,这批甲片被发现于刘贺墓西藏椁武器库,与刀剑伴随出土,据现场漆皮痕迹推测,当时被装在漆箱中。出土时漆箱已腐烂,铠甲、刀剑呈堆砌状,“海昏侯墓先后经历地震、鄱阳湖水南侵造成的地下水位上升,埋藏环境导致甲片质地轻薄脆弱,我们决定对文物进行整体套箱提取,再通过实验室考古进行保护研究”。
图为甲胄修复专家白荣金(左一)在观察海昏侯墓甲片堆积物。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的文保人员,经过两年多时间从套箱中提取了约6000片甲片。文保人员经初步复原研究认为,刘贺墓出土的铠甲为铁漆、铜漆、皮漆复合材质编缀的鱼鳞甲。
“最小甲片宽仅1厘米,厚0.2厘米左右,是迄今汉代考古出土的最小鱼鳞甲甲片。”拥有50余年甲胄修复经验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研究员白荣金说,鱼鳞甲多出土于汉墓,一般甲片宽在4-10厘米,即便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精巧铁甲甲片也有2-3厘米。甲片越小,意味着打造铠甲所需的甲片数量就越多,锻造加工工艺也越精致。
海昏侯铠甲甲片的材质和样式也颇为特殊。白荣金说,通常汉代铠甲为单一材质构成,海昏侯铠甲却有铁质、铜质、皮质三种材质,这种复合形制为汉代考古中首次发现。此外,甲片样式可分为9大类,如有的中间鼓起,有的运用了髹漆工艺,甲片上的孔数也分6、7、8三种。
专家认为,铠甲作为古代重要的防护武具,伴随着古代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改进,迄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海昏侯铠甲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制甲工艺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专家介绍,铠甲实物的研究价值取决于复原工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些甲片的锻造工艺和铠甲的编缀方式如何?铠甲的等级是否与刘贺下葬时的身份相符?都有待进一步保护研究。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国国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国学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国学网)”的作品,由中国国学网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08-06
08-01
08-01
07-27
07-22
07-22
07-08
06-26
06-26
06-26
郑重声明:中国国学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北京市朝阳区芍药居2号院甲1号楼522房间
Copyright @ 2024 中国国学文化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