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国学文化网 >> 传承 >> 国粹 >> 浏览文章

江西丰城洪山窑 千年窑火铸新篇

央广网 未知 0 2025/4/25 9:24:53

4月23日,“宜”跃千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江西宜春丰城铁路镇洪州窑工坊,工人们埋头制作青瓷。展厅里,洪州窑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甘泰之正向游客介绍洪州窑的“前世今生”。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始烧于东汉,兴盛于唐,窑火延续800余年,其窑址分布于现丰城市一带,因唐代地属洪州,故称洪州窑。

江西丰城洪山窑 千年窑火铸新篇 第 1 张
碗泥岭-雕刻图案(央广网实习记者冯铭宙 摄)

4月23日,“宜”跃千年网络主题宣传活动走进江西宜春丰城铁路镇洪州窑工坊,工人们埋头制作青瓷。展厅里,洪州窑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甘泰之正向游客介绍洪州窑的“前世今生”。

洪州窑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始烧于东汉,兴盛于唐,窑火延续800余年,其窑址分布于现丰城市一带,因唐代地属洪州,故称洪州窑。“目前‘碗泥岭’遗址保存着可用、在用的老龙窑,窑内一次可容纳烧制1000多件陶瓷。考虑到要保护古窑,我们开设了新的柴窑,一年规模化柴烧10次左右。”甘泰之说。

江西丰城洪山窑 千年窑火铸新篇 第 2 张
张华清介绍洪州窑复兴基地概况(央广网实习记者 冯铭宙 摄)

2019年,甘泰之与团队成员在碗泥岭复烧洪州窑青瓷,并将莲花纹与忍冬草纹相结合,刻于器皿,在保留古韵的同时,融入现代简约、时尚的设计理念,契合大众追求清新典雅的审美偏好。“这两年,青瓷打开了市场,赢得很多人的喜爱。如今,我们做精不做多,注重技艺提升,努力创造更多的瓷器精品。”

随着洪州窑碗泥岭青瓷传承研学基地建立,这里还成了非遗文化传播的新阵地,每年有超2万人来此开展各类研学活动,其中幼儿、青少年群体居多。研学期间,大家在制瓷师傅的指导下,和泥、作坯、绘图等,体验洪州窑青瓷制作技艺,感受青瓷独有的清幽雅韵,在心里种下热爱非遗、传承非遗的种子。

江西丰城洪山窑 千年窑火铸新篇 第 3 张
碗泥岭-研学活动(央广网发 洪州窑碗泥岭 供图)

不止于碗泥岭,洪州窑的复兴窑火,已在丰城多处重燃,接续新时代的文化脉络。近年来,丰城大力推进洪州窑陶瓷文化振兴工作,印发实施方案,开展洪州窑的研究探底,努力传承洪州窑文化与技艺,同时推进洪州窑产业化,扩展市场、扩大产值,让洪州窑加快进入寻常百姓家。

“丰城的瓷土不仅储量丰富,其含有的元素更是广泛多样,这意味着,除了能烧出代表性的青瓷外,还能烧出不少于100种釉色,这是洪州窑产业化的基础。”洪州窑青瓷烧制技艺首席传承人张华青说。

江西丰城洪山窑 千年窑火铸新篇 第 4 张
洪州窑复兴基地(央广网实习记者 冯铭宙 摄)

近年来,以收集的洪州窑原始件作为釉色制作依据,张华青带领团队人员采集土质,复烧洪州窑各时期釉色,目前已成功烧制出50多种釉色,产品类型丰富多元,将通过直播间、体验课、定制化服务等形式对接市场,让洪州窑瓷器走进千家万户。

“每一种釉色都是有源头的,这与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和哲学思想有关,各种釉色又可以通过调整釉料配方和烧制技艺,衍生出更加丰富的色彩,所以说,洪州窑有无限可能。”张华青表示,当洪州窑文化开始赋能经济,古老窑火必将在新时代绽放出耀眼光芒。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国国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国学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国学网)”的作品,由中国国学网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国学文化网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7克拉2号楼

167 5555 6698

京ICP备2024092598号-1号

zggxw@163.com

郑重声明:中国国学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4 中国国学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40925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