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国学文化网 >> 健康 >> 浏览文章

三餐规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不详 张翱麟 0 2025/2/5 11:15:42

三餐规律对身体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合理的饮食时间和饮食结构能够为人体提供稳定的能量供应,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预防多种疾病。

三餐规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网络配图

三餐规律对身体健康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合理的饮食时间和饮食结构能够为人体提供稳定的能量供应,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预防多种疾病。

《黄帝内经·素问》有云:“故饮食饱甚,汗出于胃。……故春秋冬夏四时阴阳,生病起于过用,此为常也。”告诉我们,吃得太多也会得病。因此,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饥饱适中,才能有好的身体。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时间间隔太长常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消化,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

人体内的消化酶在早、中、晚这三段时间里特别活跃,这说明了在什么时候吃饭是由生物钟控制的。人脑每天占人体耗能的比重很大,而且脑的能源供应只能是葡萄糖、每天需要110-145克。而肝脏从每顿饭中最多只能提供50克左右的葡萄糖。经过一日三餐,肝脏才能为人脑提供足够的葡萄糖。固体食物从食道到胃需30-60秒,在胃中停留4小时才到达小肠。因此,一日三餐间隔4-5小时,从食物的消化时间上看也是比较科学的。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荤素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

中国人一向讲究“趁热吃”,这是怕吃了凉的东西会生病,但是热食也要有限度,不能一味地贪热,更不能贪凉,要把握“热无灼灼,寒无沧沧”的原则。古代医学家孙思邀在《千金要方》中就指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所以,膳食应当注意冷热平衡。

热食的危害从冒着热气的面条,到热乎乎的粥,以及滚烫的火锅,中国人的饮食一直离不开“热”这个字。亚洲人吃热食可以为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帮助人们御寒保持体温。欧美等地的人对食物温度没有特别的要求,所以他们的饮食结构中冷食较多。但是,现在却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饮食过热和食道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息息相关。这是因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组成的,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的黏膜就会被烫伤。过烫的饮食,如刚沏好的茶水,温度可达80~90℃,很容易烫伤食道壁。如果经常吃烫的食物,黏膜损伤尚未修复又受到烫伤,可形成浅表溃疡。反复地烫伤、修复,就会引起黏膜质的变化,进一步发展变成肿瘤。

凉食更不可取,在炎热的夏天,人们往往会通过吃冷饮的方式来为身体降温,缓解燥热。但总是吃冷饮会伤害“胃气”,降低身体的抵抗力。《内经》理论所说的胃气并不单纯指“胃”这个器官,而是包含脾胃的消化、吸收能力,后天的免疫力和肌肉的功能等。其实,夏天喝点绿豆汤就是很好的清凉解暑方,适当增加白萝卜、莲子、黄瓜、冬瓜、香蕉、橙子等凉性食物的摄入,每天吃点凉拌菜也是不错的习惯,可以调和体内摄人的高热量、高油脂食物。此外,有关学者研究证实,喝凉开水对人体大有好处,也是最解渴的饮料。冬季若每天都喝点凉开水,还有预防感冒和咽喉炎的作用。

总的说来,最健康最合适的食物温度是“不凉也不热”。许多家长在给小宝宝喂饭时,都会吹至微温后再喂,其实,这个温度对成人来说同样是最合适的。用嘴唇感觉有一点点温,也不烫口,就是最适宜的。同样,人们在饮水时也应该讲究温度。日常最好饮用温水,水温在18-45℃之间。过烫的水不仅会损伤牙齿的珐琅质,还会强烈刺激咽喉、消化道和胃黏膜。即使在冬天,喝的水也不宜超过50℃。 

如果实在怕冷,可以多吃些姜、胡椒、肉桂、辣椒等有“产热”作用的食物,既不会损伤食道,还有额外的保健功效。

规律的饮食时间能够让身体的血糖水平保持相对稳定,如果不按时进食,血糖可能会过低,导致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而暴饮暴食则会导致血糖急剧上升,长期如此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例如,早餐能够为上午的活动提供能量,如果不吃早餐,身体会处于“饥饿状态”,导致血糖下降,影响大脑和身体的正常功能。

规律的饮食时间有助于调节身体的新陈代谢。人体的消化系统在规律的进食时间下能够更好地工作,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效率。研究表明,规律的饮食时间可以促进肠道菌群的平衡,而肠道菌群与新陈代谢密切相关。规律的饮食时间可以让胃肠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消化和休息。如果不按时吃饭,胃肠会一直处于“待命”状态,容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引发胃溃疡、胃炎等疾病。例如,长期不吃早餐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黏膜,增加患胃病的风险。

规律的饮食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食物残渣顺利排出体外,预防便秘。特别是早餐,能够刺激肠道开始一天的消化工作。不规律的饮食时间,尤其是晚餐过晚或过量,会增加肥胖的风险。这是因为晚餐后身体活动减少,能量消耗降低,多余的热量容易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规律的饮食有助于维持血脂、血压的稳定。不规律的饮食可能导致血脂异常、血压波动,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例如,规律的饮食可以减少胆固醇的积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规律的饮食可以为大脑提供稳定的能量供应,有助于改善情绪和认知功能。例如,早餐可以提高上午的工作效率和注意力。不规律的饮食可能导致血糖波动,进而影响情绪,增加焦虑和抑郁的风险。规律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等。例如,规律的饮食可以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规律的饮食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提高生活质量。例如,规律的饮食可以减少消化不良、胃痛等不适症状,让人感觉更加舒适。

三餐规律对身体健康有着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它不仅能够提供稳定的能量供应,促进新陈代谢,还能保护消化系统、控制体重、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心理健康。因此,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是维护健康的重要方式之一。


凡本网注明“作者:中国国学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国学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本网新闻资讯无需授权即可转载,并注明“来源:中国国学网”。凡本网注明“作者:XXX(非中国国学网)”的作品,由中国国学网自媒体用户创建或转载自其它媒体,创建和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文化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立场,也不对其真实性和版权来源负责。如发现本网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国学文化网

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东路7克拉2号楼

167 5555 6698

京ICP备2024092598号-1号

zggxw@163.com

郑重声明:中国国学文化网仅提供信息刊登转载功能,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用户需独立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或者来源机构所有,如果有涉及任何版权方面的问题,请与及时与我们联系!

Copyright @ 2024 中国国学文化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4092598号-1